對于科研人員來說,采用一項新技術開展課題研究無疑是令人激動的。除了可以學習新的技能以外,利用新技術還有可能收獲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然而面對一項新技術,往往也會產生很多疑問:采用這新技術能為我的課題研究帶來什么?如何將新技術巧妙地應用到我的研究之中?不同人對于技術的應用方法及其背后理論的理解是不同的。
北京大學苗成林教授曾就空間轉錄組學技術接受10x Genomics的采訪,他采用空間基因表達來研究退行性腦病。小編為大家截取部分內容,希望通過分享他的故事和見解能夠幫助你撥開空間轉錄組學技術迷霧,決定是否要采用此技術開展你的課題研究。
Q:你能描述一下你目前的研究項目嗎?你是如何開始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
A:我研究大腦空間表征系統(tǒng)(海馬體和內嗅皮層)的分子差異,重點是衰老如何影響這一系統(tǒng)。具體來說,我的實驗室研究的是海馬體中的放置細胞和內嗅皮層中的網格細胞,它們構成了行為和記憶中位置、路徑和相關經驗的定量時空表征的基礎。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到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到20億。盡管老年人反應他們的導航能力大幅下降,但大多數關于衰老的研究都集中在記憶和注意力的變化上,而不是空間導航。然而,我們知道,大腦導航系統(tǒng)的關鍵結構特別容易受到衰老的有害后果的影響。在記錄幼年和老年小鼠的位置細胞時,我們發(fā)現,衰老導致了視野大小、放電率、穩(wěn)定性和解碼準確性的差異。
Q:是什么促使你考慮使用空間技術來探索你的研究問題?
A:在我們的小鼠模型中,我們希望看到衰老導致的內耳-海馬網絡的同步或相關變化。由于區(qū)隔是大腦的基本特征,了解不同部位(在組織中)如何協(xié)同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Q:你認為空間方法可以解決任何技術限制或實驗挑戰(zhàn)嗎?
A: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需要生成單細胞懸浮液,這在老年小鼠中很難產生。Visium Spatial Gene Expression空間技術利用組織切片作為輸入,從而克服了scRNA-seq的這一挑戰(zhàn)。
Q:你認為空間方法可以解決任何技術限制或實驗挑戰(zhàn)嗎?
A: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需要生成單細胞懸浮液,這在老年小鼠中很難產生。Visium Spatial Gene Expression空間技術利用組織切片作為輸入,從而克服了scRNA-seq的這一挑戰(zhàn)。
Q:采用空間方法如何影響你的下一個研究問題或后續(xù)實驗?
A:空間方法為我的數據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更一般化的視圖,使我的科學問題能夠得到詳細的驗證和探索。具體來說,我們希望利用Visium空間技術來探索解釋幼齡和老年小鼠內耳-海馬表征差異的分子機制。我們目前正在生成這些數據,并期待在未來將其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