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肽的介紹及多肽純化在肽庫篩選中的5個必要性
瀏覽次數(shù):810 發(fā)布日期:2024-1-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在藥物篩選和發(fā)現(xiàn)中的肽純化
實驗室必須使用高質量的產(chǎn)物才能在多肽藥物的早期研發(fā)中取得成功。然而,合成后獲得的多肽純度往往不夠,因此,多肽純化成為多肽實驗室工作流程中的必要步驟,通過多肽純化提高產(chǎn)物的純度。但是在處理多肽或多肽文庫時,這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本文將討論純化多肽和構建多肽文庫在藥物發(fā)現(xiàn)和篩選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合成肽
肽是長度超過兩個氨基酸的短蛋白質片段。肽在各種研究應用和藥物開發(fā)過程中,尤其是在生物制藥行業(yè)中至關重要。目前市場上已有 100 多種基于多肽的藥物或診斷方法獲得批準。1
多肽可以通過化學方法合成。主要的方法是固相肽合成(SPPS),通過一個氨基酸的羰基碳與另一個氨基酸的氮原子之間形成的酰胺鍵,在形式上失去水分子的情況下,將相應的氨基酸依次偶聯(lián)。然而,合成過程會產(chǎn)生含有截斷、缺失、溶劑、鹽和其他有機碎屑等雜質的粗肽。
隨著多肽長度的增加,截短和缺失會成為更重要的雜質來源。例如,如果 30 個單鏈肽的耦合效率為 99%,則會形成超過 25% 的截斷。
早期篩查中的多肽純化的5個必要性
01 分析可靠性
截斷肽和其他副產(chǎn)品(溶劑、鹽、有機殘留物)等雜質會干擾測試系統(tǒng),導致結果偏差,從而難以得出有意義的結論。2 肽純化可消除這些污染物,確保更高水平的可靠性。
02 實驗的高精確度高準確度
在藥物發(fā)現(xiàn)和篩選過程中,精確度對于理解多肽與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各種生物系統(tǒng)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研究人員必須使用能準確代表他們打算研究的序列的材料。3
03 不同實驗之間的一致性
保持研究的一致性對于可重復性和比較分析至關重要。具有明確純度水平的多肽可確保您的實驗以統(tǒng)一的序列進行,從而減少批間數(shù)據(jù)的變異系數(shù)。這種一致性簡化了在不同研究項目和實驗室之間復制實驗和比較結果的過程,使您的工作更加高效可靠。4
04 長期成本效益
雖然純化過程可能會給您的研究增加一些初始步驟,但從長遠來看,它可以為您節(jié)省時間和資源。純化多肽可降低重復實驗或因結果不準確而進行代價高昂的調整的風險。在純化方面的投資最終可以確保您的研究高效進行。
05 符合期刊標準
研究人員往往面臨嚴格的發(fā)表要求。同行評審期刊需要高質量的多肽來滿足其質量標準。通過在研究中采用純化多肽,您可以確保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并滿足這些合規(guī)要求。這將提高您研究的可信度,并確保其符合行業(yè)最佳實踐。
一種新的多肽純化技術,無需HPLC
PurePep EasyClean (PEC) 技術目前是一種全新的可以高效進行多肽純化的技術,利用這項技術無需HPLC即可獲得平均純度高達85%的多肽,并且從研究到生產(chǎn),可以適應各種規(guī)模下進行快速、持續(xù)的多肽純化。
該技術的核心是使用了一種新開發(fā)的可裂解連接分子(PEC Linker RC+)以及修飾瓊脂糖珠(Agarose100),基于捕捉和釋放(Catch-and-release)的方法來進行多肽純化。
它打破了傳統(tǒng)多肽生產(chǎn)的障礙,基于化學選擇性分離的方法,可以輕松分離雜質,還可以進行平行純化,一次并行純化甚至96個多肽。并且該技術相較于傳統(tǒng)的色譜法純化多肽,它可以有效純化困難的肽(長肽、聚集肽和疏水性肽),有機溶劑的消耗也極大減少。值得一提的是,PEC純化技術還可以和多肽合成儀聯(lián)用,無需購置額外的多肽純化設備即可在一臺儀器上實現(xiàn)多肽高效合成與純化。
結語
在競爭激烈、要求苛刻的多肽篩選和藥物發(fā)現(xiàn)領域,純化多肽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足夠的多肽純度可確保準確性和一致性,使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能夠放心地進行實驗。從長遠來看,使用純化多肽不僅能保證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還能節(jié)省時間和資源。
這就是為什么選擇合適的多肽合成和純化解決方案能使您的研究工作與眾不同。讓純化多肽成為您藥物發(fā)現(xiàn)和篩選工作的關鍵,從而達到新的高度。您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之路將始于純化多肽的純度和精度。
參考文獻
1. Vera D'Aloisio et al., Drug Discov. Today 2021, 26, 1409-1419
2. J. W. de Beukelaar et al.,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7, 21, 1282-1288
3. J. R. Currier et al., Clin. Vaccine Immunol. 2008, 15, 267-276
4. A. N. Hofnagel et al., Clin Chem. 2016, 62, 4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