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葉片光合速率的測定(改良半葉法)介紹
瀏覽次數(shù):1211 發(fā)布日期:2015-6-2
來源:上海北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實驗試劑
三氯乙酸、石蠟。
實驗設(shè)備
剪刀,分析天平,稱量皿(或鋁盒),烘箱,刀片,金屬(有機玻璃也可)模板(或打孔器),紗布,夾子,有蓋搪瓷盤,錫紙等。
實驗材料
生長于田間的植株。
實驗步驟
1.選擇測定樣品:實驗可在晴天上午8~9點鐘開始,預(yù)先在田間選定有代表性的葉片(如葉片在植株上的部位、年齡、受光條件等)10張,掛牌編號。
2.葉子基部處理,目的是將葉子輸導(dǎo)系統(tǒng)的韌皮部破壞:
1) 棉花等雙子葉植物,可用刀片將葉柄的外皮環(huán)割約0.5 cm寬,切斷韌皮部運輸。
2) 小麥、水稻等單子葉植物,由于韌皮部和木質(zhì)部難以分開處理,可用剛在開水中浸過的紗布或棉花包裹的夾子將葉片基部燙傷一小段(一般用90℃以上的開水燙20秒)以傷害韌皮部。也可用110~120℃的石蠟燙傷韌皮部。
為了使燙后或環(huán)割等處理的葉片不致下垂影響葉片的自然生長角度,可用錫紙、橡皮管或塑料管包繞,使葉片保持原來的著生角度。
3.剪取樣品:葉片基部處理完畢后,即可剪取樣品,記錄時間,開始光合速率測定。一般按編號次序分別剪下對稱葉片的一半(中脈不剪下),并按編號順序?qū)⑷~片夾于濕潤的紗布中,將葉置于暗處。4~5小時后(光照好、葉片大的樣品,可縮短處理時間),再依次剪下另一半葉,同樣按編號夾于濕潤紗布中。兩次剪葉的次序與所花時間應(yīng)盡量保持一致,使各葉片經(jīng)歷相同的光照時數(shù)。
4.稱重比較:將各同號葉片之兩半按對應(yīng)部位疊在一起,在無粗葉脈處放上已知面積(如棉花可用1.5×2cm)的金屬模板(或用打孔器),用刀片沿邊切下兩個葉塊,置于兩個分別標記為照光及暗中的稱量皿中,80~90℃下烘至恒重(約5小時),在分析天平上稱重比較。按表填入測定數(shù)據(jù),并計算。
表 用改良半葉法測定植物光合速率的記載表
實驗人 日期 材料名稱 光照時間 葉面積
編號
|
黑暗組 |
光照組 |
葉片干重增量(g) |
稱量皿重 (g) |
稱量皿 葉片干重(g) |
稱量皿重 (g) |
稱量皿 葉片干重(g)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實驗結(jié)果
光合作用強度計算:按照如下公式計算光合作用強度:
光合作用強度=干重增加總數(shù)(mg)/切取葉面積總和(dm2) ·照光時數(shù)(h)
光合作用強度單位為mg干物質(zhì)/dm2·h 。
由于葉內(nèi)貯存的光合產(chǎn)物一般為蔗糖和淀粉等,可將干物質(zhì)重量乘系數(shù)1.5,即得二氧化碳同化量,單位為mg CO2/dm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