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常需要對DNA片段進行酶切。在此,我們對酶切實驗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做了相應歸納。
帶型 |
原因 |
結果分析 |
DNA完全沒有被內切酶切割 |
內切酶失活 |
標準底物檢測酶活性 |
DNA不純,含有SDS,酚,EDTA等內切酶抑制因子 |
將DNA過柱純化,乙醇沉淀DNA | |
條件不適(試劑、溫度) |
檢查反應系統(tǒng)是否最佳 | |
DNA酶切位點上的堿基被甲基化 |
換用對DNA甲基化不敏感的同裂酶酶解,重新將質粒DNA轉化至dcm-,dam-基因型的細菌菌株 | |
DNA酶切位點上沒有甲基化(如Dpn I) |
換用不同切割非甲基化位點的同裂酶消化DNA(如San3A I代替Dpn I),重新將質粒轉至dcm+ dam+菌株中擴增 | |
DNA位點上存在其它修飾 |
將DNA底物與λDAN混勻進行切割驗證 | |
DNA不存在該酶識別順序 |
換用其它的酶切割DNA或過量酶消化進行驗證 | |
DNA切割不完全 |
內切酶活性下降 |
用5-10倍量過量消化 |
內切酶稀釋不正確 |
用酶貯藏液或反應緩沖液稀釋酶 | |
DNA不純,反應條件不佳 |
用酶貯藏液或反應緩沖液稀釋酶 | |
內切酶識別的DNA位點上的堿基被甲基化或存在其它修飾 |
用酶貯藏液或反應緩沖液稀釋酶 | |
部分DNA溶液粘在管壁上 |
反應前離心數秒 | |
內切酶溶液粘度大,取樣不準 |
將內切酶稀釋,增大取樣體積 | |
酶切后DNA粘末端退火 |
電泳前將樣品置65℃保溫5-10分鐘,取出后置冰浴驟冷 | |
由于反應溶液、溫度、強烈振蕩使內切酶變性 |
使用標準反應緩沖液及溫度,避免強烈振蕩 | |
過度稀釋使酶活性降低 |
適當稀釋酶液,反應液稀釋的酶不能貯藏 | |
反應條件不適 |
使用最佳反應體系 | |
識別位點兩側插入了可影響酶切效率的核酸順序 |
加大酶量5-10倍 | |
DNA片段數目多于理倫值 |
內切酶星狀活 |
檢查反應條件:甘油濃度大于12%,鹽度過低,Mn2+的存在及酶:DNA值過大均均可導致星狀活性,降低酶的用量 |
其它內切酶污染 |
用λDNA作底物檢查酶切結果 | |
底物中含其它DNA雜質 |
電泳檢查DNA,換用其它酶切,純化DNA片段 | |
酶切后沒有觀察到DNA片段存在 |
DNA定量錯誤(如RNA含量較高) |
用RNA酶A(無DNA酶)100ug/ml消化DNA樣,酚抽提后沉淀溶解,定量 |
在酶切反應液中形成非特異的沉淀 |
在反應前透析DNA樣品或用酒精沉淀二次 | |
內切酶保存期內快速失活 |
保存溫度不合適 |
內切酶貯藏在含50%甘油的貯藏液中,應在-20℃低溫保存 |
以稀釋形式保存 |
稀釋酶液不宜長期存放,應一次使用 | |
貯藏緩沖液不適當 |
使用廠家推薦的貯藏緩沖液 | |
低蛋白濃度 |
內切酶與500ug/ml的BSA一起保存 | |
電泳DNA片段帶型彌散不均 |
DNA上結合有蛋白質 |
電泳前上樣液65℃加熱5min,并加入0.1%的SDS,酚/氯仿抽提純化 |
內切酶中含有DNA外切酶 |
減少酶用量或消化時間,換用新包裝的酶 | |
酶切后的DNA片段連接效率低 |
含磷酸鹽的濃度高 |
透析,乙醇沉淀去除磷酸鹽 |
內切酶失活不全或含有ATP酶 |
延長滅活時間或用酚抽提,乙醇沉淀回收DNA | |
平末端連接 |
加大T4 DNA Ligase用量 | |
外切酶污染 |
減少酶用量,縮短保溫時間,酚抽提回收DNA | |
連接緩沖液不合適 |
重新配制連接緩沖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