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沖溶液的組成、緩沖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學方面的應用
瀏覽次數(shù):1837 發(fā)布日期:2023-8-1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緩沖溶液是許多生化反應、生產、實驗過程中的重要溶液,對穩(wěn)定溶液的酸堿度有重要的影響。本文以最常見的幾種緩沖體系——磷酸鹽緩沖溶液、硼酸鹽緩沖溶液、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簡稱Tris)-HCl緩沖溶液、羥乙基哌嗪乙磺酸(供注射用)(簡稱HEPES)緩沖溶液為例,介紹緩沖溶液的組成、緩沖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學方面的應用。
對于絕大多數(shù)生物制劑(如疫苗、抗體、ADC偶聯(lián)藥物、脂質體等)而言,實驗操作、實際生產以及生物體內的生化反應等都需要在特定的pH值范圍內才能正常有效地進行,從而得到準確的實驗結論或發(fā)揮最好的治療效果。
在這些反應過程中酸堿緩沖溶液經常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人體血漿中存在NaHCO3-H2CO3、蛋白質鈉鹽-蛋白質、氧合血紅蛋白鉀鹽-氧合血紅蛋白等緩沖對構成血漿的酸堿緩沖系統(tǒng),以維持正常人血漿的pH值在7.35~7.45。若血漿pH值低于7.35或者高于7.45則分別會引起酸中毒和堿中毒,危及生命。
緩沖液的概念
酸堿緩沖溶液是指能夠抵抗外加少量強酸、強堿以及水的稀釋作用,并維持溶液pH值基本不變的溶液。常見的緩沖溶液需具備酸堿緩沖對,緩沖對可以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如HAc-NaAc緩沖溶液中的HAc和NaAc,也可以是一種物質里同時含有互為共軛酸堿的不同基團,如鄰苯二甲酸氫鉀中的羧基(-COOH)和羧酸根(-COO-)。當然,濃度很大的強酸、強堿溶液中即使不含有酸堿緩沖對也有一定的緩沖能力,因為外加少量的酸或堿對強酸、強堿的濃度變化影響很小,所以pH值基本不變。
緩沖溶液的作用原理是通過互為酸堿緩沖對之間的酸堿平衡移動來抵御外加少量酸、堿以及稀釋作用的。緩沖溶液自身pH值可根據公式進行計算,緩沖溶液的緩沖能力可以用緩沖容量進行標度。但是,任何緩沖溶液的緩沖能力都是有限的,因為當大量的H+或OH-進入溶液時,緩沖溶液中的緩沖對將被大量消耗,抗堿、抗酸的作用也隨之減弱直到消失。
實際應用中各緩沖對組成的緩沖溶液都有最佳的緩沖范圍。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如果選擇的緩沖溶液緩沖范圍與預期偏差較大,使用大量強酸/強堿或許可以強行將溶液pH調至預期值,但此時溶液體系的緩沖容量已消耗殆盡,無法起到應有的緩沖保護效果,對制劑產品后續(xù)的加工及長期儲存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