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大變異關注病毒株,有何神奇之處?
2021 年 11 月 24 日,南非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 SARS-CoV-2 變異株 B.1.1.529。11 月 26 日世衛(wèi)組織就將 B.1.1.529 命名為奧密克戎 (Omicron),并指定繼 Alpha 變種,Beta 變種,Gamma 變種,Delta 變種后的第五大令人關注的變異株。在我國天津、廣東,河南,上海等地也報道了本土 Omicron 確診病例。
被稱為“奧密克戎的妹妹”新冠病毒變異株,最新版本的奧密克戎毒株的亞變體 BA.2 也登場了(,病毒還有 2.0 版本?),由于缺少一個關鍵突變,科學家們認為可能使其更難追蹤。
SARS-CoV-2 具有四種主要結構蛋白:刺突蛋白 (spike protein; S protein),膜蛋白,包膜蛋白和核衣殼蛋白。病毒內層包裹著用于繁衍后代的遺傳物質核糖核酸 (RNA),這也是使用核酸檢測技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依據(jù)。(復習知識點 學好 PCR,核酸檢測算個啥)。
刺突蛋白與其受體結合是病毒入侵的關鍵步驟,奧密克戎利用刺突蛋白識別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 (ACE2)(如圖 1),刺突蛋白的 C 端結構域也稱為受體結合結構域 (RBD),主要負責 ACE2 識別。
圖 2. 刺突蛋白突變數(shù)目[5]
刺突蛋白的突變 (尤其是 RBD 區(qū)域) 與病毒的傳染性和免疫有關,奧密克戎的刺突蛋白發(fā)生了至少 30 個突變,其中位于受體結合域的突變就有 15 個,遠超過德爾塔 (Delta) 突變株的突變個數(shù)。
圖 3. Omicron突變的分布[2]
■ 突變多意味著更危險?
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進一步適應人體,但并不一定意味著變得更加危險。當初橫行的德爾塔突變株比野生型傳播速度更快,毒性更強,其病毒載量是原始毒株的 1260 倍! 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性很強,但致病力和危害性有多大,目前還在研究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發(fā)現(xiàn)奧密克戎有讓感染過病毒康復后的人群以及打過疫苗的人群再次感染的能力。
刺突蛋白也是中和抗體的主要靶點之一,大量的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避并削弱現(xiàn)有疫苗的效力,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猜想。奧密克戎 (B.1.1.529) 不僅對恢復期患者的血清具有明顯的中和抗性,而且對接種了任意一種廣泛使用的 COVID-19 疫苗,人的血清也具有明顯的中和抗性。
圖 4. B.1.1.529 對接種疫苗的人血清中和作用的抗性 (D614G: 野生型新冠病毒)[3]
研究雖然證實接種 2 劑滅活疫苗 (國藥) 的人對奧密克戎突變株的血漿中和抗體的滴度顯著下降,但接種第三針加強針后中和抗體滴度有所上升。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稱加強疫苗接種可以增加抗體中和作用,所以接種疫苗并非完全沒有作用。
另外,抗體滴度水平只是衡量疫苗保護作用的指標之一,抗體水平低并不一定代表疫苗完全無用。疫苗對奧密克戎突變株建立的免疫應答仍有可能發(fā)揮作用: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尤其是免疫記憶細胞,可能不會像抗體反應這樣受到奧密克戎突變很大的影響。
大家還是需要及時接種加強針,共筑防疫的長城。
圖 5. 接種 2 劑或 3 劑滅活疫苗接種的人對野生型新冠病毒及突變株的血漿中和抗體滴度[5]
■ 奧密克戎感染 “媲美” 大號流感?
與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引發(fā)的癥狀似乎屬于“輕癥” (部分人常見的癥狀包括喉嚨痛,流鼻水和頭痛。之前其他的新冠變異毒株可能會引發(fā)味覺或嗅覺喪失或改變,持續(xù)性的咳嗽,發(fā)燒等癥狀),但癥狀輕,發(fā)現(xiàn)變難,更易傳播,借用鐘南山院士的話說 “大量傳染,肯定會連累很多人。”
■ 總結
奧密克戎突變位點變多,與德爾塔相比,毒力卻大大下降 (就目前的報道來看)。
奧密克戎雖然能讓中和抗體的效力大減,但加強疫苗接種可以增加抗體中和作用,接種疫苗對于預防病毒仍有著積極的作用,接種疫苗對于預防新冠仍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2. Dejnirattisai W, Huo J, Zhou D, et al. Omicron-B.1.1.529 leads to widespread escape from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Preprint. bioRxiv. 2021;2021.12.03.471045. Published 2021 Dec 22.
3. Liu L, Iketani S, Guo Y, et al. Striking Antibody Evasion Manifested by the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Dec 23]. Nature. 2021;10.1038/s41586-021-04388-0.
4. Chen J, Wang R, Gilby NB, Wei GW. Omicron (B.1.1.529): Infectivity, vaccine breakthrough, and antibody resistance. Preprint. ArXiv. 2021;arXiv:2112.01318v1.
5. Ai J, Zhang H, Zhang Y, et al. Omicron variant showed lower neutralizing sensitivity than other SARS-CoV-2 variants to immune sera elicited by vaccines after boost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Dec 22].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1;1-24.
6. Wilfredo F. Garcia-Beltran, Kerri J. St. Denis, Angelique Hoelzemer,A. John Iafrate, Vivek Naranbhai, Alejandro B. Balazs,et al. mRNA-based COVID-19 vaccine boosters induce neutralizing immunity again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Cell. 2022 Jan 6;S0092-8674(21)01496-3. doi: 10.1016/j.cell.2021.12.033. Online ahead of print.
7. Pengcheng Han. et al. 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 Cell. 2022; ISSN 0092-8674.Published:January 0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