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X的“臨床質譜先鋒應用專欄”,將持續(xù)為大家?guī)韯?chuàng)新的具有開拓性的質譜臨床應用資訊,讓質譜更好更多的為臨床服務。
本期內容:
維生素D家族的臨床意義和檢測方法探討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多年的系統(tǒng)性研究
維生素D的家族成員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維生素D,幾乎是維生素中耀眼的明星,簡直就是成功跨界維生素和激素圈的典范!
其實維生素D的家族非常龐大,還有諸多家族成員可能大家都很少聽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對維生素D家族做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討。今天就讓我們近距離來解讀維生素D家族及他們的作用
(注:排名按照體內代謝通路的先后順序)
01. 大哥——維生素D
維生素D包括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兩種形式。皮膚中的7-脫氫膽甾醇受到日光照射后,經由維生素D3前體轉化成維生素D3;另有一小部分維生素D3可通過食用動物性食品而直接攝入。維生素D2不能由機體自主合成,但可通過對一些植物性或菌類食物的攝取來補充。
圖1. 維生素D的化學結構(圖片來源于維基百科)
02.二哥——25-羥基維生素D
機體內維生素D2和D3的代謝方式一致,他們與維生素D結合蛋白(DBP)結合,在肝臟中進一步代謝,產生25-羥基維生素D(25(OH)D)。
03.雙胎三哥——1,25-雙羥基維生素D,
24,25-雙羥基維生素D
25(OH)D在近端腎小管中,1位進一步羥基化,產生具有激素性質的1,25-雙羥基維生素D(1,25(OH)2D);25(OH)D在腎24-羥化酶(CYP24A1 )的作用下,產生24,25-雙羥基維生素D(24,25(OH)2D),雙胞胎的性格竟然迥異,這位幾乎不與維生素D受體(VDR)親和。
04.四弟——1,24,25-三羥基維生素D
在腎24-羥化酶(CYP24A1 )的作用下, 1,25(OH)2D進一步羥基化產生1,24,25-三羥基維生素D(1,24,25(OH)3D),四弟也比較有個性,幾乎不與維生素D受體(VDR)親和。
05.影子兄弟——C3異構化的維生素D兄弟
上述所有兄弟們(代謝產物)都有C3異構化的傾向,異構化之后性情大變,與VDR和DBP的親和力降低,和原來的兄弟們(非異構化狀態(tài))相比,活性也降低,真是自由的影子們。
圖2. 維生素D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圖片來源于維基百科)
維生素D家族成員的臨床意義
五兄弟在體內互助友愛,但有時也會有競爭。
大哥維生素D
在維持鈣磷濃度穩(wěn)定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他的缺乏會導致兒童佝僂病及成人軟骨病等。體循環(huán)中的大哥維生素D主要有3種存在形式:約85%-90%的維生素D與維生素D結合蛋白(DBP)結合;10%-15%與白蛋白(Alb)結合;僅有少于0.1%的維生素D以游離形式存在 。其中,與白蛋白結合型和游離型又被稱為“生物可利用型”,各型態(tài)在體內會迅速變身為其他兄弟形式,非常難以檢測。
二哥25(OH)D——反映維生素D狀態(tài)的優(yōu)質指標
25(OH)D是血清總25(OH)D為25(OH)D2與25(OH)D3之和,是大哥的主要循環(huán)代謝物,體內含量較高(ng/ml),易于檢測。機體中總維生素D水平會受到機體肝、腎功能,激素水平,不同種族等多因素影響。在建立檢測參考區(qū)間時,須綜合考慮上述因素。
而血清中游離25(OH)D水平則不易受到上述因素影響。游離激素假說認為:與血清中總25(OH)D相比,以游離或生物可利用的25(OH)D作為維生素D功能標志物更有意義。其水平更能準確反映機體是否缺乏維生素D 的狀態(tài)。
雙胎三哥之一1,25(OH)2D——公認明確的具生物學活性代謝產物
1,25(OH)2D是維生素D的具有生物學活性代謝產物,其合成代謝受到多重因子的嚴格調控,即便在機體表現(xiàn)出維生素D缺乏的不良反應時,1,25(OH)2D水平也被嚴格控制在限制范圍內。但仍存在一些疾病會擾亂維生素D 代謝產生1,25(OH)2D,使1,25(OH)2D的濃度超出正常范圍,而通常25(OH)D濃度水平不會變化。
所以對1,25(OH)2D的有效檢測,可以對這些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1)1α羥化酶缺乏癥的判定;
(2)判定低血磷綜合征是否由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23)介導;
(3)揭示維生素D抗性佝僂病,早發(fā)性佝僂病等;
(4)預防骨骼疾病并發(fā)癥。
雙胎三哥之二24,25(OH)2D——有些神秘的三哥
到目前為止,有關24,25(OH)2D的生理活性作用,以及是否存在特異的受體,始終沒有明確的認識。
有相關研究表明,25(OH) D/24,25(OH)2D比值是維生素D分解代謝的明確標志物,該比值的升高也可作為維生素D缺乏的潛在指標,用以預測維生素D的補充效果。
同時,該比值還可用來鑒別CYP24A1突變繼發(fā)性高鈣血癥患者,如特發(fā)性嬰兒高鈣血癥(IIH),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
此外,有文獻報道,高水平的24,25(OH)2D和較高的25(OH)D/24,25(OH)2D比值與較低的髖部骨折風險相關,盡管25(OH)D本身與髖部骨折無關。
還有一些隱世高手——其他代謝物
除了25(OH)D、1,25(OH)2D和24,25(OH)2D之外,還有更多的維生素D家族成員(代謝物)被發(fā)現(xiàn),但這些代謝物很少被檢測。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許多濃度低于1,25(OH)2D濃度水平的代謝物無法被量化,而這些代謝物對疾病診斷的意義也仍然難以解釋。然而,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找到檢測和使用這些代謝物的方法,為臨床診斷提供新的指標工具。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利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LC-MS/MS)進行維生素D家族歷時9年的檢測研究
1. 二哥——25(OH)D
二哥——25(OH)D的檢測方法中有兩種占主導地位:自動免疫測定法和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LC-MS/MS)。在健康個體中,這些檢測方法有很好的相關性,然而在患者組中,25(OH)D的不同檢測方法間存在一定的偏差。
表1. 25(OH)D的主流檢測方法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在質譜系統(tǒng)上建立了一種快速檢測血清中24,25(OH)2D2, 24,25(OH)2D3, 25(OH)D2, 和 25(OH)D3水平的LC-MS/MS方法,能夠有效區(qū)分非活性的C3差向異構體。實驗者對23,695例樣本(2015-2017年)中25(OH)D2 和 25(OH)D3含量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闡述分別檢測25(OH)D2 和 25(OH)D3的必要性。(表3中文獻編號1, 2, 3, 4, 6, 7)
2.游離二哥——游離型25(OH)D
目前,游離型25(OH)D的檢測可以分為直接檢測法和間接計算法兩種。
表2. 游離型25(OH)D的不同檢測方法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采用超濾法對血清進行前處理,針對血清中游離25(OH)D3建立了一種基于LC-MS/MS技術的直接檢測方法。并對300余例老年人體內游離25(OH)D3含量,比較了其與總25(OH)D3、肝、腎功能的相關性。(表3中文獻編號11)
3.雙胎三哥之一——1,25(OH)2VD
1,25(OH)2VD體內濃度較低(pg/ml),對檢測平臺要求相對較高。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在質譜系統(tǒng)上建立了一種快速檢測血清中1,25(OH)2D2和1,25(OH)2D3水平的LC-MS/MS方法。該方法前處理簡單,靈敏度高,滿足相關方法學驗證要求。(表3中文獻編號5)
4.雙胎三哥之二——24,25(OH)2VD
目前,尚無免疫學方法可以實現(xiàn)對24,25(OH)2VD的檢測。24, 25(OH)2D3的濃度約為25(OH)D濃度的10%-15%。國內外學者建立了24,25(OH)2VD檢測的質譜方法。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在質譜系統(tǒng)上建立了一種快速檢測血清中24,25(OH)2D2和24,25(OH)2D3水平的LC-MS/MS方法。該方法準確可靠,且能夠有效區(qū)分C3差向異構體。對中國6個不同省市的1211例樣本中24,25(OH)2VD水平及25(OH)VD/24,25(OH)2VD比值進行評估。比較了不同性別,年齡,區(qū)域對于該結果的影響。(表3中文獻編號8, 9, 10)。2022年,再次發(fā)表文章建立了一個穩(wěn)健的可同時進行十種維生素D及其異構體檢測的方法(包括 25(OH)D, 1.25(OH)2D, 24,25(OH)2D 及其3位異構體等)(表3中文獻編號12)。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質譜平臺介紹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成立于1958年,是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檢驗學系所在地。于2008年通過國家合格評定認可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并獲得ISO15189認可證書;于2014年通過美國臨床病理家學會(CAP)的實驗室認可;近十余年來承擔了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衛(wèi)生部公益行業(yè)基金,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多項科研項目。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驗科關注學科發(fā)展方向,著力打造臨床質譜平臺。2012年9月,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支持,引進了第一臺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LC-MS/MS),之后在醫(yī)院的大力扶持下,又先后購置了一臺ICP-MS和兩臺LC-MS/MS,不斷擴展臨床服務項目,滿足臨床疑難雜癥及精準診斷的需求,并發(fā)表了數(shù)篇LC-MS/MS技術相關文章。
表3. 協(xié)和檢驗歷時9年發(fā)表維生素D家族相關文章列表
及內容釋義(按發(fā)表時間排序)
[1] Dirks, Niek F., et al. "The when, what & how of measuring vitamin D metabolism in clinical medicine." Nutrients 10.4 (2018): 482.
[2] Deeb, Kristin K., Donald L. Trump, and Candace S. Johnson. "Vitamin D signalling pathways in cancer: potential for anticancer therapeutics." Nature reviews cancer 7.9 (2007): 684-700.
[3] Bikle, Daniel D., Sofie Malmstroem, and Janice Schwartz. "Current controversies: are free vitamin metabolite levels a mor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vitamin D status than total levels?."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46.4 (2017): 901-918.
[4] Tsuprykov, Oleg, et al. "Why should we measure free 25 (OH) vitamin D?."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80 (2018): 8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