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生物材料前沿探索:孟令杰教授專訪,解讀學科奧秘
瀏覽次數(shù):1592 發(fā)布日期:2024-11-25
來源:徠卡顯微鏡
孟令杰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實驗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為光學成像和儀器分析,先后主持四項國家自然基金,一項科技部重點專項,十余項省部級項目,并參與國家基礎研發(fā)重大專項等多個重點項目。在Adv Mater、Angew、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ACS Nano、Chem Sov Rev等高影響SCI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60余篇,被國際同行他引5000余次。申請國家專利18項,已授權15項。2023年獲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特等獎。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Q1
孟老師,您好!
請分享一下您的學術背景和研究領域嗎?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Q2
聽說您有過海外學習的經(jīng)歷,這對您的研究有什么影響?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Q3
您的研究領域是納米生物材料,能具體談談您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嗎?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Q4
我們知道您在研究中使用了徠卡顯微技術,您能分享一下這項技術如何幫助您的研究嗎?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A:在做納米生物材料研究,尤其是
熒光探針研究的時候,其實各種熒光成像設備是我們研究的最基本的工具。像超高分辨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熒光倒置顯微鏡和高內(nèi)涵細胞成像儀等,這些都是我們最常用的設備。我用的比較多的尤其是
徠卡的STED超高分辨共聚焦顯微鏡和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它們的特點是都配備了白光的光源,這對探針研究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我們研制的探針,它的最優(yōu)激發(fā)波長其實是很難被準確預測的,所以利用這個白光光源,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優(yōu)化的波長,在較低的激光功率下就能達到很好的成像效果。
Q5
在您的研究中,徠卡顯微技術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有沒有一些特別的應用案例?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A:其實徠卡的各種成像設備非常好用,因為除了一些常規(guī)細胞的組織成像之外,我們也會探索一些新的應用,比如用共聚焦顯微鏡去檢測一些材料的相變過程。我們借助STED超高分辨共聚焦顯微鏡去研究一些熒光分子,并用該顯微鏡首次原位實時觀察到了
有機熒光探針在溶液中的自組裝過程,發(fā)現(xiàn)了手性螺旋纖維結構的形成機制,這不僅對納米手性組裝的研究來說是個重要的突破,也開辟了一些新的引領領域,可以讓做材料的老師也用這樣的熒光顯微鏡做一些創(chuàng)新的研究。
Q6
您對納米生物材料領域未來發(fā)展的預測。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Q7
今年是徠卡建立175周年,您對徠卡顯微技術未來的期待和建議。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
A:談及徠卡顯微技術,不得不提德國作為現(xiàn)代光學顯微鏡設備發(fā)源地的輝煌歷史,這里孕育了眾多顯微技術佼佼者。值此徠卡成立175周年之際,我衷心祝愿這位光學界的“百歲老人”生日快樂!徠卡公司一直以來都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先鋒,
不僅發(fā)明了眾多操作簡便、性能出眾的光學成像與制樣設備,如偏光顯微鏡、超分辨共聚焦顯微鏡、激光顯微切割系統(tǒng)、高壓冷凍儀以及Mica多模態(tài)顯微成像系統(tǒng)等經(jīng)典之作,
更為生命健康、半導體以及材料分析等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研利器。
展望未來,為了支持創(chuàng)新研究的不斷深入,
我們迫切需要更加便捷、自動化的精密制樣設備,以及具備更高分辨率、更大成像深度、更快成像速度和更多模態(tài)的先進技術。我相信,憑借徠卡顯微系統(tǒng)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的深厚底蘊和卓越實力,定能在這些關鍵領域不斷突破,為我們帶來更加優(yōu)秀的產(chǎn)品,助力科研事業(yè)不斷邁向新的高峰。
最后
>>>點擊圖片跳轉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