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免疫系統(tǒng)細胞分化圖
Boosting the Immune System–
Steps to Take for Successful Substrate Delivery
嵌合抗原受體表達細胞的產生和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組編輯等新技術的建立,為改善或增強免疫應答提供了簡便易行的方案。然而,將底物輸送到我們的目的細胞中是必不可少的-不僅要注重高轉染效率,而且要注重細胞活性、功能性的保存以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此外,傳遞方法在底物方面應該是靈活的,因為編輯細胞基因組的研究人員不僅依賴于質粒DNA的成功轉染,還依賴于RNA和/或蛋白質的成功轉染[1]。
到目前為止,原代免疫細胞的轉染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特別是大家感興趣的細胞類型,如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B細胞,用經典的基于試劑的方法很難轉染[2]。使用轉染試劑的主要問題是轉染效率低、細胞毒性和免疫原性。后者在免疫治療方面是不利的,因為細胞應該維持它們在免疫系統(tǒng)中的功能,而不是被轉染方式預先激活。
實現(xiàn)合理轉染效率的替代方法是病毒轉導,但病毒生產耗時且成本高,另一種方案是改進的電穿孔技術,如NucleofectorTM技術,作為一種物理的方法,它只需要很低的生物安全預防措施(表1)。
表1:不同底物輸送給原代免疫細胞的優(yōu)缺點綜述
實現(xiàn)免疫細胞
高效基因轉導的三個步驟
步驟1-選擇合適的轉染方法
一種將底物遞送到人體免疫細胞的便捷技術是NucleofectorTM技術,這是一種改進的電穿孔技術。專用的NucleofectorTM解決方案與針對特定細胞類型優(yōu)化的電轉參數相結合,使研究人員能夠實現(xiàn)高轉染效率和良好的存活率。底物直接輸送到細胞質和細胞核。最小化的免疫原性保留了免疫細胞的功能(圖2)。
圖2:Nucleofection后的細胞功能。條形圖顯示了小鼠樹突狀細胞、人類巨噬細胞和人類T細胞在Nucleofection后的相對功能(樣本)。功能以與未轉染對照(對照)相關的百分比表示。用小鼠樹突狀細胞的IL-6特異性ELISA、人巨噬細胞的TNF-a特異性ELISA、刺激的人T細胞的IFN-g特異性ELISA和CD25特異性抗體(靜息狀態(tài)和刺激狀態(tài))流式細胞儀進行功能分析。實驗是在標準的NucleofectorTM設備(小鼠樹突狀細胞)或96孔ShuttleTM系統(tǒng)(人巨噬細胞和人T細胞)上進行的。[3]
NucleofectorTM技術不僅保證了效率和可行性?紤]到表達CAR的T細胞[4]和NK細胞[5]以及基因組編輯[6],不同底物的共轉染也是可以簡單的實現(xiàn)-在大小和底物類型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如DNA、RNA和蛋白質。
通過使用4D-NucleofectorTM技術,實現(xiàn)封閉和可擴展的轉染應用。它可以很容易地從用于基礎研究或篩選目的的20-100ul小規(guī)模體系到高達20ml的后續(xù)應用,例如用于細胞治療的體外修飾。
步驟2-讓你的免疫細胞循規(guī)蹈矩
不管底物遞送的方法是什么,免疫細胞在轉染前的狀態(tài)決定了之后細胞的活性和功能。細胞對轉染過程的反應有多強烈或敏感,一方面取決于分離過程,另一方面也存在供體特性的問題。
能夠獲得血液或骨髓樣本以自我分離免疫細胞的研究人員,應確保遵守既定的分離、刺激免疫細胞的標準操作程序。嚴格按照說明操作將產生可比較和可重現(xiàn)的結果。
如果無法獲得這種來源,研究人員就會利用商業(yè)上可獲得的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進行研究。這有利于在質量控制和優(yōu)化培養(yǎng)系統(tǒng)方面的工作。
然而,無論細胞的來源是什么,原代細胞都是來自單個有機體的細胞。捐贈者特定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并將導致結果差異[7]。
步驟3-準備好穩(wěn)定的底物遞送
對于病毒轉導來說,病毒顆粒的制備是復雜的,而用于改良電穿孔的底物選擇則更加多樣化。
為了確保最佳的條件,底物應該是高質量的。當我們選擇質粒DNA進行基因遞送時,有許多需要考慮的方面,關于載體DNA的信息可以在Lonza Important Vector Factors for Gene Expression Technical Reference Guide中找到。
底物的大小和濃度是這個游戲中的額外玩家。底物大小本身通常不是影響轉染效率的主要因素,但當質粒大小超過約15kb時,效率會有所下降。因此,在轉染較大的質粒時更要考慮實驗所需的DNA量和質粒的完整性。增加每個反應的DNA含量通常會提高轉染效率,但由于高濃度的DNA可能會對細胞產生毒性,細胞存活率可能會降低。對于Nucleofection實驗,推薦的底物濃度通常在2-5ug/100ul(DNA)、2 nM-2uM(siRNA)和10-20ug/100ul(mRNA)之間。
關于推薦的Nucleofection條件,請在圖一找到找到免疫系統(tǒng)細胞分化的圖表(圖1)。下面的表2總結了大多數這些細胞的轉染條件以及4D-NucleofectorTM系統(tǒng)的參考文獻。
表2:人類原代免疫細胞Nucleofection條件、結果和參考文獻(OP:optimized protocol可用的優(yōu)化方案,IHD:in-house data基于內部數據)
龍沙致力于支持您對免疫系統(tǒng)的研究,這就是我們提供NucleofectorTM技術和相應的NucleofectorTM試劑盒以高效轉染免疫細胞的原因。此外,我們還提供來自各種不同供體的造血和免疫細胞。
第二代NucleofectorTM 裝置
4D-NucleofectorTM X Unit ——適用于 100 µL 比色皿或 20 µL 16 孔試管中的各種細胞數量
4D-NucleofectorTM Y Unit ——用于轉染 24 孔培養(yǎng)板的貼壁細胞
4D-NucleofectorTM LV Unit ——用于封閉、可擴展的大容量轉染多達1x109 個細胞
4D-NucleofectorTM 96 孔裝置——一次同時轉染多達96 個樣品
Selected References:
1 ZFN, TALEN, and CRISPR/Cas-based methods for genome engineering
2 Lymphocyte apoptosis: induction by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3 Nucleofection – Combining High Transfection Performance with Superior Preservation of Functionality
4 A new approach to gene therapy using Sleeping Beauty to genetically modify clinical-grade T cells to target CD19
5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NK cell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6 A genome-wide CRISPR screen identifies a restricted set of HIV host dependency factors
7 Human immune system variation
8 Targeted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repopulating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9 Alterations in Cholesterol Metabolism Restrict HIV-1 Trans Infection in Nonprogressors
10 Altered expression of miR-181a and miR-146a does not change the expression of surface NCRs in human NK cells
11 Hyperactive piggyBac Gene Transfer in Human Cells and In Vivo
12 Characterization of Programmed Death-1 Homologue-1 (PD-1H)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normal and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
13 IL-27 inhibits HIV-1 infection in human macrophages by down-regulating host factor SPTBN1 during monocyte to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14 Generation of multivirus-specific T cells to prevent/treat viral infections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