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s)已被應(yīng)用于治療各種不治之癥,并且大量研究已經(jīng)探索了與其治療特性相關(guān)的旁分泌和抗炎作用。已知間充質(zhì)干細胞會遷移到受損組織或炎癥部位,在那里它們受到干擾素(IFN)-γ、TNF-α或白細胞介素(IL)-1β等炎性細胞因子的刺激,以表達各種免疫抑制因子,包括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前列腺素E2(PGE2)、腫瘤壞死因子(TNF)-α刺激基因-6(TSG-6)、一氧化氮(NO)、IL-6、IL-10等。巨噬細胞在炎癥部位分泌包括TNF-α和IL-1β在內(nèi)的各種炎性細胞因子,它們可以通過間充質(zhì)干細胞誘導(dǎo)TSG-6的表達。
TSG-6是一種與炎癥相關(guān)的多功能蛋白,具有抗炎和組織保護特性。此外,TSG-6在炎性細胞遷移、細胞增殖和發(fā)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TSG-6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內(nèi)皮細胞、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泡沫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和巨噬細胞的遷移和增殖來抑制炎癥反應(yīng)。TSG-6可通過抑制TGF-β信號通路來調(diào)節(jié)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從而達到抗纖維化的效果。
暴露于炎癥環(huán)境的MSCs可以通過表達TSG-6來調(diào)節(jié)炎癥細胞的活性來再生受損組織。盡管包括TNF-α和IL-1β在內(nèi)的炎性細胞因子可以增加TSG-6表達,但對MSCs和巨噬細胞之間TSG-6表達的關(guān)系知之甚少。
基于此,韓國延世大學(xué)原州醫(yī)學(xué)院外科、內(nèi)科以及醫(yī)學(xué)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假設(shè)在不同過渡狀態(tài)的巨噬細胞相關(guān)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中,TSG-6的表達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確定巨噬細胞的哪些轉(zhuǎn)移狀態(tài)可能參與脂肪干細胞(ASCs)中的TSG-6表達,哪些類型的細胞因子對TSG-6表達很重要,以及哪些信號通路可以調(diào)節(jié)TSG-6表達。為了探索這些問題,研究了TSG-6在ASCs和M0、M1和M2巨噬細胞間接共培養(yǎng)后的表達以及ASCs中TSG-6表達的最佳條件。此外,針對TSG-6的抗纖維化作用,研究了表達TSG-6的ASCs和巨噬細胞是否能夠緩解TGF-β誘導(dǎo)的肝星狀細胞纖維化。
與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后 ASCs 中 TSG-6 mRNA 的表達增加
由于MSCs在炎癥環(huán)境中誘導(dǎo)TSG-6表達,因此研究了MSCs中的TSG-6表達是否因巨噬細胞的轉(zhuǎn)換狀態(tài)而不同。ASCs單獨培養(yǎng)或與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并分別用IFN-γ和LPS或IL-4和IL-13處理,它們分別促進巨噬細胞向M1或M2表型的轉(zhuǎn)變,然后分析TSG-6表達。結(jié)果表明,無論巨噬細胞轉(zhuǎn)化狀態(tài)如何,都會增加ASCs中的TSG-6表達。M0 和 M2 巨噬細胞分別使 TSG-6 表達增加了 5 倍和 15 倍,而 M1 巨噬細胞顯著增加了 ASCs 中的 TSG-6 表達約 62 倍(圖1)。這些結(jié)果表明,與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增加了ASCs中TSG-6的表達,并且M1巨噬細胞或促炎性條件可能在ASCs的TSG-6表達中起特別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分析了巨噬細胞是否對ASCs中的TSG-6表達至關(guān)重要,以及TSG-6是否在巨噬細胞中表達。ASCs單獨培養(yǎng)或與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并用IFN-γ和LPS(促進M1表型的巨噬細胞轉(zhuǎn)化因子)處理。在用IFN-γ和LPS處理的ASCs中,TSG-6表達增加了約21倍,而與M0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的ASCs中TSG-6表達增加了約10倍。有趣的是,當ASCs與M1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時,ASCs和M1巨噬細胞中的TSG-6 mRNA分別增加了約63倍和46倍。此外,使用小鼠巨噬細胞Raw 264.7分析了巨噬細胞對ASCs中TSG-6 的表達是否是特異性所必需的。結(jié)果表明,與由 THP-1 分化的 M1 巨噬細胞類似,用 LPS 處理的 Raw264.7 細胞顯著誘導(dǎo) ASCs 中的 TSG-6 表達。這些結(jié)果表明,如果巨噬細胞和間充質(zhì)干細胞共存于炎癥或損傷部位,它們都過度表達TSG-6。
圖1 與巨噬細胞間接共培養(yǎng)的ASCs中的TSG-6 mRNA表達。ASCs與巨噬細胞間接共培養(yǎng)2天,并通過qPCR評估TSG-6 mRNA表達。
用細胞因子組合處理的 ASCs 和巨噬細胞中的 TSG-6 表達
由于巨噬細胞分泌的TNF-α和IL-1β可以誘導(dǎo)TSG-6表達,因此實驗研究了IFN-γ和LPS、TNF-α或IL-1β是否在ASCs中TSG-6表達的增加中起作用。在用IFN-γ和LPS,TNF-α或IL-1β單獨處理的ASCs中,僅在長時間(300秒)后檢測到升高的TSG-6水平。然而,在用IFN-γ,LPS和TNF-α聯(lián)合處理的ASCs中,即使在短時間(22秒)也觀察到TSG-6表達顯著增加,這種增加取決于TNF-α的劑量(圖2 A,lanes 5和6),但不是 IL-1β (圖2 A,lanes 7和8)。然而,當用四種因子處理細胞時,觀察到最大的TSG-6表達(圖2 A,lanes 9 和10)。這些結(jié)果表明,幾種炎性細胞因子的協(xié)同作用是TSG-6在ASCs中最佳表達所必需的。
相比之下,與用IFN-γ和LPS處理的細胞相比,用IFN-γ、LPS和TNF-α組合處理觀察到巨噬細胞中的TSG-6表達增加(圖2 B,lanes 5)。這些結(jié)果表明,誘導(dǎo)TSG-6表達的條件因細胞類型而異,并且ASCs可以通過比巨噬細胞更敏感地對炎癥條件做出反應(yīng)來表達TSG-6。
圖2 TSG-6在用TNF-α,IL-1β和/或IFN-γ + LPS處理的ASCs和巨噬細胞中的表達。用不同濃度的TNF-α、IL-1β和/或IFN-γ(20 ng/mL)+ LPS(10pg/mL)處理ASCs或巨噬細胞48 h,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細胞裂解物和培養(yǎng)上清液中TSG-6表達。(A) ASCs中的TSG-6表達。(B)巨噬細胞中的TSG-6表達。
TSG-6 表達的信號轉(zhuǎn)導(dǎo)者和轉(zhuǎn)錄激活者(STAT)信號通路的激活
接下來,研究了由IFN-γ和LPS激活的STAT通路是否參與TSG-6表達。
在ASCs和巨噬細胞中,IFN-γ + LPS處理,但不是TNF-α或IL-1β處理,誘導(dǎo)STAT1/3在15分鐘磷酸化。抑制STAT活性的Janus激酶(JAK)抑制劑降低了細胞因子聯(lián)合處理誘導(dǎo)的TSG-6表達(圖3 A)。此外,在間接共培養(yǎng)的ASCs和巨噬細胞中也觀察到TSG-6表達的降低(圖3 B、C)。這些結(jié)果表明,STAT信號通路誘導(dǎo)ASCs和巨噬細胞中的TSG-6表達。此外,STAT活性誘導(dǎo)了TNF-α + IL-1β處理過程中TSG-6的協(xié)同表達。
總之,IFN-γ + LPS、TNF-α或IL-1β可以在ASCs和巨噬細胞中誘導(dǎo)TSG-6表達,當ASCs和巨噬細胞在STAT激活條件下暴露于TNF-α或IL-1β時,可能會出現(xiàn)TSG-6過表達。
圖3 JAK抑制劑抑制TSG-6表達。在細胞因子處理或共培養(yǎng)前20分鐘用JAK抑制劑(JAK1和JAK2抑制劑各10μM)處理細胞。刺激后48 h回收細胞裂解物,并使用免疫印跡分析TSG-6表達。(A)用TNF-α,IL-1β和/或IFN-γ + LPS處理后ASCs中的TSG-6表達。共培養(yǎng)后ASCs(B)或巨噬細胞(C)中的TSG-6表達。
TSG-6 在 ASCs 和巨噬細胞中表達的抗纖維化作用
TSG-6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抗炎特性外,還可通過調(diào)節(jié)TGF-β/Smad通路來調(diào)節(jié)纖維化。因此,實驗研究了ASCs和巨噬細胞表達的TSG-6是否可以調(diào)節(jié)TGF-β誘導(dǎo)的LX-2(人肝星狀細胞)細胞的纖維化過程。
在LX-2細胞中,TGF-β誘導(dǎo)Smad3磷酸化和α-SMA表達,TSG-6顯著降低了這些表達(圖4 A、B)。此外,TGF-β誘導(dǎo)的α-SMA表達在與ASCs和巨噬細胞間接共培養(yǎng)的LX-2細胞中顯著降低。
接下來,為了確定LX-2中α-SMA表達的降低是否依賴于ASCs和巨噬細胞表達的TSG-6,使用siRNA研究了TSG-6沉默后α-SMA的表達。結(jié)果表明,TSG-6 siRNA 處理的 ASCs 和 Raw 264.7 巨噬細胞中 TSG-6 表達顯著降低,導(dǎo)致TGF-β暴露的LX-2細胞中α-SMA表達的恢復(fù)。
這些結(jié)果表明,TSG-6可以通過抑制LX-2細胞中的Smad3磷酸化來降低α-SMA表達,ASCs和巨噬細胞表達的TSG-6調(diào)節(jié)LX-2細胞的纖維化活性
圖4 TSG-6在TGF-β處理的LX-2細胞中的抗纖維化作用。
(A)TSG-6在TGF-β處理的LX-2細胞中抑制α-SMA表達。(B)TSG-6抑制Smad3磷酸化。下室中的LX-2細胞與接種在上室的ASCs和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抑制α-SMA的表達在與ASCs和巨噬細胞共培養(yǎng)的LX-2細胞中(C)或ASCs和RAW 264.7巨噬細胞中(D)。
這些研究結(jié)果表明,通過激活STAT1/3增加TSG-6表達,全面的炎癥微環(huán)境可能在確定ASCs的治療特性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傊�,考慮MSC移植過程中的炎癥環(huán)境對于增強MSCs和巨噬細胞表達的TSG-6的抗炎和抗纖維化特性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Gong SC, Yoon Y, Jung PY, Kim MY, Baik SK, Ryu H, Eom YW. Antifibrotic TSG-6 Expression Is Synergistically Increased in Both Cells during Cocultur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Macrophages via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Int J Mol Sci. 2022 Oct 28;23(21):13122. doi: 10.3390/ijms232113122. PMID: 36361907; PMCID: PMC9656625.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61907/
小編旨在分享、學(xué)習、交流生物科學(xué)等領(lǐng)域的研究進展。如有侵權(quán)或引文不當請聯(lián)系小編修正。
微信搜索公眾號“Naturethink”,了解更多細胞體外仿生培養(yǎng)技術(shù)及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