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核磁共振成像(FSMRI)在納米藥物遞送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926 發(fā)布日期:2023-8-2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納米藥物是粒徑在1-100nm的藥物或藥物載體的總稱。眾所周知,腫瘤具有EPR效應(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即實體瘤的高通透性和滯留效應。無機納米晶體由于其獨特且豐富的光學、電子和磁性能而備受關注,與脂質體和納米級囊泡等有機納米粒子相比,無機納米粒子在生理環(huán)境下具有更強的化學、物理和機械穩(wěn)定性,因此在癌癥治療中被用作藥物載體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林君團隊利用FITC改性明膠包裹磁性氧化鐵((IONPs),并將鉑前藥與明膠偶聯,合成了復合的納米Pt(Ⅳ)前藥。該納米Pt(Ⅳ)前藥在胞內環(huán)境下被還原為Pt(Ⅱ),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能力;同時,納米Pt(Ⅳ)前藥僅對腫瘤細胞有一定毒性,對正常細胞無影響。納米Pt(Ⅳ)前藥連接有FITC,具有熒光成像功能,可用于前藥的追蹤,識別及藥物釋放。納米Pt(Ⅳ)前藥給藥后,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腫瘤區(qū)域MR信號明顯變暗,表明此前藥具有T2加權增強效果。
圖1. 體外T2加權成像
圖2. 腫瘤鼠體內T2加權成像
復合的納米Pt(Ⅳ)前藥不僅可以靶向攜帶并釋放藥物,明顯提高了抗癌效果,同時其在人體內可被吸收降解且無毒害。此外由于明膠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團,可以方便的與熒光標記探針進行功能化。另外其作為T2加權的MRI造影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