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食品安全的新聞中聽到“某飲料、食品和餐具被檢出大腸桿菌超標”,給許多人一種感覺,大腸桿菌都有害,容易導致人腹瀉,應該越少越好。但其實,大腸桿菌可能還是益生菌,下面我們來科普一下大腸桿菌的小知識。
人類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并深入研究后,將細菌分為對人類有害和有益兩種,但是自然界中往往總會有另類出現(xiàn),大腸桿菌就是其中的一種。大腸桿菌是一種生活在人類、動物腸道內常見的正常菌群,大多數(shù)大腸桿菌對人類有益,可以抑制其他致病菌的生長,還可以合成人體必須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K;但其中很小部分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疾病,如胃腸道感染、尿道感染、關節(jié)炎、腦膜炎以及敗血型感染等,因此需要盡量避免接觸外界的大腸桿菌。
由于大腸桿菌在人畜糞便中大量存在,在體外所需的生存條件和存活時間與其他許多腸道病原菌類似,且易于檢測和培養(yǎng),因此常作為指示生物,用于檢測食品、水等受糞便污染的程度。那么大腸桿菌在顯微鏡是什么樣子呢?
大腸桿菌經革蘭氏染色后,在生物顯微鏡下呈粉紅色到紅色的桿狀(革蘭氏陰性),兩端呈鈍圓形。
生物顯微鏡下大腸桿菌
革蘭氏染色對于培養(yǎng)觀察比較方便,而在很多實際檢測中,樣品視野要更復雜,這時就需要更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檢測方式,比如熒光染色,這時需要使用熒光顯微鏡觀察,有助于低倍觀察下快速發(fā)現(xiàn)大腸桿菌。
熒光顯微鏡下的大腸桿菌
如果您對用于觀察大腸桿菌的顯微鏡感興趣或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期待與您相約!
本文網址:http://www.mshot.com.cn/kehuanli/20230607.html,轉載請保留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