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先天性免疫系統(tǒng)完全依賴于一套獨特且非常有效的宿主防御系統(tǒng)和凝血系統(tǒng)。目前人們已從鱟血淋巴的血細胞和血漿中分離純化了多種參與鱟凝血反應和宿主防御的免疫應答因子。今天主要講解是的凝固因子。
一、凝固因子(coagulation factors)
鱟血淋巴進行快速凝血對宿主防御和止血均非常重要[1,2]。該凝血級聯(lián)反應由4種凝固因子和1種凝固蛋白原(cogaulogen)組成。其中凝固因子包括C因子、G因子、B因子及前凝固酶(proclotting enzyme),這些因子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原家族。
1.C因子
C因子為糖蛋白,是鱟凝血反應中由細菌內(nèi)毒素(LPS)激活的凝血級聯(lián)反應的起始點。分子質(zhì)量為123 ku,由輕、重二鏈通過二硫鍵組成,其重鏈N端可以與LPS特異結合,而輕鏈C端有催化活性。在 LPS作用下C因子被活化,活化的c因子有酰氨化酶活性,可激活B因子。B因子進一步將前凝固酶活化為凝固酶。這一絲氨酸蛋白酶的級聯(lián)活化最后使凝固蛋白原轉(zhuǎn)化為凝固蛋白凝膠。
基于該原理利用鱟血細胞崩解物制成的鱟試劑,已被廣泛應用于LPS檢測。這種細菌內(nèi)毒素檢測方法即“鱟試驗法”,自1968年提出后,已被陸續(xù)納入各國藥典[3]。
2.B因子
B因子是C因子的靶因子,分子質(zhì)量約64 ku,在活化的C因子的激活下﹐B因子可將前凝固酶活化為凝固酶。
3.G因子
G因子是鱟凝血反應的另一起始點,是一種特殊的絲氨酸蛋白酶原,為異二聚體,可被真菌細胞壁組分(1→3)-β- D-葡聚糖特異性激活[4]。
4.前凝固酶
前凝固酶分子質(zhì)量約38 ku,由346個氨基酸組成?杀换罨腂因子或C因子激活為凝固酶,凝固酶可進一步活化凝固蛋白原,形成不可溶的凝固蛋白凝膠。
5.凝固蛋白原(coagulogens)
目前已從美洲鱟、中國鱟及2種東南亞鱟體內(nèi)獲得4種凝固蛋白原。凝固蛋白原是鱟凝血系統(tǒng)的核心,是凝血級聯(lián)反應的的靶蛋白,與脊椎動物的纖維蛋白原功能相似,但不同的是凝固蛋白原是在血細胞的大顆粒內(nèi)而不存在于血漿中。凝固蛋白原是堿性多肽鏈,由3個片段(A、B、C)組成。在凝膠化過程中,C肽被釋放出來,最終形成的凝固蛋白凝膠分子由A、B二條鏈以二硫鍵連接而成。
參考文獻:
1.Muta T, Iwanaga S . The role of hemolymph coagulation in innate immunity[J].Curr Opin Immuno, 1996, 8:41-47.
2.Muta T, Iwanaga S. Clotting and immune defense in Limulidae[J] . Prog Mol Subcell Biol, 1996, 15:154-189.
3.Ding J L, Ho B. A new era in pyrogen testing[J] . Trends Biotech, 2001, 19(8):277-281.
4.Takaki Y, Seki N, Kawabata S S, et al . Duplicated binding sites for ( 1→3)-beta-D-glucan in the hor-seshoe crab coagulation factor G implications for a molecular basis of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in innate immunity[J] . J Biol Chem, 2002, 277(16):14 281-14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