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Omicron,上市的中和抗體還有效果嗎?
Overview
迄今為止最新、突變最嚴重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Omicron)于去年11月首次在南非被檢測到,并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席卷全球。世衛(wèi)組織緊急將其列為“值得關(guān)注的變異株”,F(xiàn)在幾乎在所有國家都發(fā)現(xiàn)了相關(guān)病例,使其成為新發(fā)新冠感染的主流病毒株。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現(xiàn)有新冠抗體藥能否有效抵御Omicron?
北京大學生物醫(yī)學前沿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教授及其團隊針對這一問題火速開展研究并給出答案,于12月底在《Nature》雜志在線首發(fā)
[1](該研究在12月初的時候已經(jīng)在預印版發(fā)表
[2])。從11月24日報告Omicron算起,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在短短2個星期內(nèi),就拿到了Omicron的抗藥性的第一手資料!
研究分享
多數(shù)上市的中和抗體藥物都失效了
作者測試了以下上市的中和抗體活性:
· 再生元中和抗體組合(REGN10933,REGN10987,
點這里)
· 禮來中和抗體組合(LY-CoV555, LY-CoV016(JS016,
點這里))
· 阿斯利康的AZD7442 (AZD8895和AZD1061的組合)
· GSK/Vir新冠抗體VIR-7831(S309,
點這里)
· 清華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
· 北京大學DXP-604
病毒中和實驗:9個抗體中,只有VIR-7831和DXP-604還有比較高的中和活性,但是也下降了2-4倍。
PS:VIR-7831,即S309,是不是很熟悉?2020年4月由華盛頓大學/GSK/Vir聯(lián)合開發(fā)的新冠中和抗體
[3],這也是利用Octet®篩選發(fā)現(xiàn)的喲~
抗體與新冠RBD蛋白的結(jié)合是引發(fā)抗體中和活性的必要條件,也是篩選抗體的主要依據(jù),那么這些抗體與Omicron的RBD的蛋白的親和力如何呢?
Octet® R8分子互作分析系統(tǒng)檢測結(jié)果,用proteinA傳感器固化抗體,檢測不同濃度的RBD蛋白。
可見,DXP-604和WT的RBD結(jié)合最強(5.06×10
-11 M,解離了1600s),但是也保持了與Omicron和Beta突變株的高親和力。而REGN10987僅與WT以及Beta突變株的RBD結(jié)合較強,但是完全不與Omicron結(jié)合。
Octet®的結(jié)果與病毒中和實驗的結(jié)果高度一致,一方面說明Octet®檢測親和力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也說明,再厲害的變異株,也還是有中和抗體可以對付!
Octet®功不可沒
Octet®在這篇文章中用來檢測9種上市抗體和3種RBD蛋白的親和力,共27對親和力檢測,每個反應6個濃度(含1個零濃度),共有162對反應,這個研究成果那么快能夠發(fā)表,Sartorius的高通量Octet®功不可沒~
在最后致謝部分,作者也感謝了賽多利斯Octet®的貢獻(BLI即Biolayer Interferometry, Octet®的技術(shù)原理)。
陳老濕倍感榮幸~其實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針對Omicron中和抗體的篩選方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病毒雖然突變得非常快,但是現(xiàn)在的藥物篩選評估手段來越來越先進。這篇文章就通過一種高通量酵母展示技術(shù)發(fā)現(xiàn)RBD蛋白上的6個表位,分別命名為ABCDEF。其中針對表位E和F(RBD上的兩個位置)的中和抗體相對不容易發(fā)生免疫逃逸,而且還可以中和SARS病毒,說明這兩個表位是比較保守的,針對EF表位的中和抗體的成藥性可能更強一些,這為以后中和抗體的篩選指明了方向。
針對EF表位的抗體可以中和Omicron
和SARS-CoV-1
中和抗體大多作為應急使用,預防還是要用疫苗。陳老濕相信大家最關(guān)心的是疫苗會不會失效呢?目前很多實驗結(jié)果證明,雖然疫苗產(chǎn)生的中和抗體對Omicron活性下降,但仍然有效。而且陳老濕建議大家快去接種加強針吧!為什么呢?且聽陳老濕下回解析。
Download
立即解鎖
《生物層干涉應用文集》匯總了Octet®分子互作分析系統(tǒng)的29個經(jīng)典應用案例,包括RNA、DNA、小分子化合物、先導化合物、膜蛋白、病毒、細菌、細胞等各類生物分子互作分析,并廣泛涉及信號轉(zhuǎn)導、結(jié)構(gòu)生物學、分子垂釣、中藥及天然產(chǎn)物、病毒學以及納米材料等多個研究領(lǐng)域。
-參考文獻-
1. Omicron escapes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Nature
2.
Omicron escapes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 bioRxiv
3. Cross-neutralization of SARS-CoV-2 by a human monoclonal SARS-CoV antibody.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