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分枝桿菌的研究歷史及生物學性狀
瀏覽次數:167 發(fā)布日期:2019-8-1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結核分枝桿菌的研究歷史
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簡稱為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i)。早在1882年,德國細菌學家柯赫(Robert Koch,1843-1910)就已證明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菌。本菌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見。隨著抗結核藥物的不斷發(fā)展和衛(wèi)生生活狀況的改善,結核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20世紀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和結核分枝桿菌耐藥菌株的出現、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吸毒、貧困及人口流動等因素,全球范圍內結核病的疫情驟然惡化。據WHO統(tǒng)計,全世界約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在某些發(fā)展中國家成人中結核分枝桿菌攜帶率高達80%,其中約5%~10%攜帶者可發(fā)展為活動性結核病。近二十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感染了HIV的結核分枝桿菌攜帶者,由于病毒破壞了機體的免疫功能,發(fā)展為活動性結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者高30~50倍,且結核的病程發(fā)展更快。
此外,在HIV感染的發(fā)展進程中,結核是最早發(fā)生的一種機會性感染,結核病加重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疾病負擔,使其更易死亡。21世紀以來全球每年約出現8百萬結核新病例,并導致約3百萬人死亡。中國每年死于結核病的人約25萬之多,是各類傳染病死亡人數總和的兩倍多。因此,結核病又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衛(wèi)生問題,并成為某些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特別是艾滋病高發(fā)區(qū)人群的首要死因。
二、結核分枝桿菌生物學性狀
⒈形態(tài)與染色
結核分枝桿菌為細長略帶彎曲的桿菌,大小1~4X0.4μm。牛分枝桿菌則比較粗短。分枝桿菌屬的細菌細胞壁脂質含量較高,約占干重的60%,特別是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圍在肽聚糖層的外面,可影響染料的穿入。分枝桿菌一般用齊尼(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 石炭酸復紅加溫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鹽酸乙醇不易脫色。若再加用美藍復染,則分枝桿菌呈紅色,而其他細菌和背景中的物質為藍色。本菌無芽孢、無鞭毛。
近年發(fā)現結核分枝桿菌在細胞壁外尚有一層莢膜。一般因制片時遭受破壞而不易看到。若在制備電鏡標本固定前用明膠處理,可防止莢膜脫水收縮。在電鏡下可看到菌體外有一層較厚的透明區(qū),即莢膜,莢膜對結核分枝桿菌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結核分枝桿菌在體內外經青霉素、環(huán)絲氨酸或溶菌酶誘導可影響細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異煙肼影響分枝菌酸的合成,巨噬細胞吞噬結核分枝桿菌后溶菌酶的作用可破壞肽聚糖,均可導致其變?yōu)長型,呈顆粒狀或絲狀。異煙肼影響分枝菌酸的合成,可變?yōu)榭顾崛旧幮。這種形態(tài)多形染色多變在肺內外結核感染標本中常能見到。臨床結核性冷膿瘍和痰標本中甚至還可見有非抗酸性革蘭陽性顆粒,過去稱為Much顆粒。該顆粒在體內或細胞培養(yǎng)中能返回為抗酸性桿菌,故亦為L型。
⒉培養(yǎng)特性
專性需氧。最適溫度為37℃,低于30℃不生長。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的脂質含量較高,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故生長緩慢。在一般培養(yǎng)基中每分裂1代需時18~24小時,營養(yǎng)豐富時只需5小時。
初次分離需要營養(yǎng)豐富的培養(yǎng)基。常用的有羅氏(Lowenstein-Jensen)固體培養(yǎng)基,內含蛋黃、甘油、馬鈴薯、無機鹽和孔雀綠等?兹妇G可抑制雜菌生長,便于分離和長期培養(yǎng)。蛋黃含脂質生長因子,能刺激生長。根據接種菌多少,一般2~4周可見菌落生長。菌落呈顆粒、結節(jié)或花菜狀,乳白色或米黃色,不透明。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可能由于接觸營養(yǎng)面大,細菌生長較為迅速。一般1~2周即可生長。臨床標本檢查液體培養(yǎng)比固體培養(yǎng)的陽性率高數倍。
⒊生化反應
結核分枝桿菌不發(fā)酵糖類。與牛分枝桿菌的區(qū)別在于結核分枝桿菌可合成煙酸和還原硝酸鹽,而牛分枝桿菌不能。熱觸酶試驗對區(qū)別結核分枝桿菌與非結核分枝桿菌有重要意義。結核分枝桿菌大多數觸酶試驗陽性,而熱觸酶試驗陰性; 非結核分枝桿菌則大多數兩種試驗均陽性。熱觸酶試驗檢查方法是將濃的細菌懸液置68℃水浴加溫20分鐘,然后再加H2O2。觀察是否產生氣泡,有氣泡者為陽性。
⒋抵抗力
結核分枝桿菌細胞壁中含有脂質,故對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此外,脂質可防止菌體水分丟失,故對干燥的抵抗力特別強。粘附在塵埃上保持傳染性8~10d,在干燥痰內可存活6~8個月。結核分枝桿菌對濕熱敏感,在液體中加熱62~63℃ 15分鐘或煮沸即被殺死。結核分枝桿菌對紫外線敏感。直接日光照射數小時可被殺死,可用于結核患者衣服、書籍等的消毒。
結核分枝桿菌的抵抗力與環(huán)境中有機物的存在有密切關系,如痰液可增強結核分枝桿菌的抵抗力。因大多數消毒劑可使痰中的蛋白質凝固,包在細菌周圍,使細菌不易被殺死。5%石炭酸在無痰時30min可殺死結核分枝桿菌,有痰時需要24h;5% 來蘇兒無痰時5min殺死結核分枝桿菌,有痰時需要1~2h。
結核分枝桿菌對酸(3% HCl或6% H2SO4)或堿(4% NaOH)有抵抗力,15分鐘不受影響。可在分離培養(yǎng)時用于處理有雜菌污染的標本和消化標本中的粘稠物質。結核分枝桿菌對1:13 000孔雀綠有抵抗力,加在培養(yǎng)基中可抑制雜菌生長。結核分枝桿菌對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環(huán)絲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對氨基水楊酸等敏感,但長期用藥容易出現耐藥性,而吡嗪酰胺的耐藥性<5%。
⒌變異性
結核分枝桿菌可發(fā)生形態(tài)、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藥性等變異?ń槊纾˙CG)就是Calmette和Guerin (1908)將牛結核分枝桿菌在含甘油、膽汁、馬鈴薯的培養(yǎng)基中經13年230次傳代而獲得的減毒活疫苗株,現廣泛用于預防接種。
⒍強韌性
因結核桿菌體內含有大量類脂質,占結核菌干重的40%,細胞壁內含量最多,因其富脂外壁的疏水性之故,一般的消毒劑難以滲入,對外界條件有異常大的抵抗力,使通常的滅菌方法易失敗,15%硫酸或15%氫氧化鈉溶液處理30分鐘,可殺死一般的病原菌,但不能殺死結核桿菌。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可生存數月,在陽光暴曬下能生存數小時,在-7℃以下可生存4~5年。但在沸水中(100℃)數分鐘可死亡,因此,煮沸消毒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醇脂性溶劑———酒精能滲入其酯層而發(fā)揮奇效,用75%酒精2分鐘便可將它殺死。
⒎條件性
結核菌在含氧40%~50%并有5%~10%CO2和溫度為36℃±5℃,合適PH值為6.8~7.2的條件下生長旺盛,并且在一般的培養(yǎng)基上結核桿菌是不生長的,它必須在含有血清、卵黃、馬鈴薯、甘油以及某些無機鹽類的特殊培養(yǎng)基上才能生長。所以結核菌最易侵犯氧氣充足、血流、營養(yǎng)豐富的肺臟以及骨骼的兩端。結核桿菌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的存在,都已顯示出,它是細菌家族中最優(yōu)秀的菌種之一。
⒏懶惰性
結核桿菌生長緩慢,無運動能力,性情懶惰,其最快分裂增殖速度為18小時一代,而大多數細菌都是幾分鐘或幾十分鐘便繁殖一代,如大腸桿菌約需20分鐘便可繁殖一代,10小時后,一個大腸桿菌繁殖10億個以上,可是一個結核桿菌18個小時才繁殖2個?蓜e小看或輕視結核桿菌帶有這種欺騙性形似疲憊的懶惰行為,大量科學家在實驗室或醫(yī)務人員在臨床與它進行長期斗爭的實踐一再證明,我們與它斗爭的手段還沒有提高到一個高水平上來。
⒐易發(fā)生耐藥性
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對常用的含異煙肼1mg、鏈霉素10mg、利福平50mg能生長的結核分枝桿菌為耐藥菌。耐藥菌株毒力有所減弱。異煙肼可影響細胞壁中分枝菌酸的合成,誘導結核分枝桿菌成為L型,此可能是耐異煙肼的一種原因。藥物敏感試驗表明對異煙肼耐藥,而對利福平和鏈霉素大多仍敏感。故目前治療多主張異煙肼和利福平或吡嗪酰胺聯(lián)合用藥,以減少耐藥性的產生,增強療效。臨床上耐異煙肼菌株致病性也有所減弱。實驗證明豚鼠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常于6周內死亡,且肝內見有粟粒性病灶; 而感染L型后往往要百余天才死亡,病灶缺乏典型結核結節(jié)病變。但L型有回復的特性,未經徹底治療可導致復發(fā)。
近年來世界各地結核分枝桿菌的多耐菌株逐漸增多,甚至引起暴發(fā)流行。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可由自發(fā)突變產生(原發(fā)性耐藥)或由用藥不當經突變選擇產生(繼發(fā)性耐藥)。但多耐的產生主要可能由于后者。耐藥基因在染色體上,對不同藥物的耐藥基因不相連接,所以聯(lián)合用藥治療有效。對異煙肼耐藥與katG基因丟失有關。易感株有該基因,耐藥株無。利福平主要作用于RNA多聚酶。編碼該酶的基因(rpoB)突變則引起對利福平耐藥。1999年國內報道7株耐利福平株全部rpoB基因發(fā)生突變。敏感株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