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成像技術是指應用影像學方法,在不損傷動物的前提下,對活體狀態(tài)下的生物過程進行組織、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可以非侵入式、直觀地觀測活體動物體內腫瘤的生長,轉移、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基因的表達變化等生物學過程,同時減少了動物用量,在生物醫(yī)學領域扮演著愈發(fā)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成像方式包括可見光(生物發(fā)光/熒光)成像、X射線成像、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PET/SPET)、超聲成像、磁共振成像(MRI)。
• 可見光成像
--生物發(fā)光 (Bioluminescence) 與熒光 (Fluorescence)
• X射線
-- X-ray,穿透人體組織和其他物質,用于醫(yī)學影像學。物理學方法
• 正電子衍射成像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PET)
--放射性標記葡萄糖示蹤劑導入體內,被分裂旺盛組織吸收,用于檢測腫瘤的良惡性。核醫(yī)學成像技術
• 單光子衍射 (Single-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釋放的單個光子進行三維斷層成像,用于診斷疾病和評估器官功能。核醫(yī)學成像技術
• 超聲 (Ultrasound)
--利用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來生成圖像,常用于醫(yī)學診斷和監(jiān)護。物理學方法
• 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利用磁場和無害無放射性的無線電波來生成人體內部組織和器官高分辨率圖像的醫(yī)學成像技術。物理學方法
光學活體成像技術
其中,光學成像是臨床前小動物活體成像最常用的技術,主要包含生物發(fā)光法和熒光法兩種。
➤生物發(fā)光是利用熒光素酶基因標記細胞,通過基因表達產生的蛋白酶與相應底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光信號。
➤熒光發(fā)光采用熒光物質或熒光物質標記的抗體、納米材料、藥物等導入到活體體內,通過外界激發(fā)光源激發(fā)獲取成像。
光學成像快速且易于執(zhí)行,與許多其他成像方式相比,相對便宜。此外,它非常敏感,能夠檢測到10-15 M范圍內的分子事件。其主要缺點是穿透深度,在可見染料的情況下,穿透深度只有幾毫米。
多模式小動物活體成像的重要性
單一的成像模式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當多種成像模式結合起來互補時,可以在解剖結構和定位的背景下提供分子特征、代謝和功能的信息,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詳細的信息
2011年,Clinx 勤翔在國內率先交付了第一臺定制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tǒng),今天,Clinx勤翔再攀高峰,推出全新8000X系列X光多模式小動物成像系統(tǒng),不僅儀器硬件上做了重新設計升級,同時軟件也做了較大的升級,能夠支持生物發(fā)光、熒光、X光的多通道疊加顯示,曝光方式更加智能,使用便利性大大增強。
IVScope 8000X 特點:
• 高靈敏度
高靈敏度制冷CCD 相機搭配f0.8大光圈鏡頭,捕捉活體動物體內微弱的發(fā)光信號
• 高分辨率
最小辨識尺寸<0.2mm
• 大視野
FOV 25*25 cm, 可同時對最多5只小鼠進行成像
• X射線安全性
低輻射,X射線泄露優(yōu)于FDA/GBZ標準
功能: 生物發(fā)光成像、熒光成像、上轉換熒光成像、X光成像